• 关注公众号
  • 访问小程序
  • 紫金南岭竟然有这么辛酸的历史,你知道吗?
    2020-05-15 09:35:49 浏览:4044次 【

    紫金南岭地处海丰、陆丰、惠东、五华、紫金五县交界之处,四面高山环绕,屏障环围,盆地其中,素有“文武鼎峙双带交流”之美誉。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钟姓数千人聚族而居,恃“山高皇帝远,不缴粮,不纳税,俨然成为五县交界的一小王国”。一百多年来,清代官吏和民国初期的紫金当局对之无可奈何。作为红色紫金最南部的地区,南岭纵横50 多里,地势险要,曾一度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河源革命风暴的中心地带。活跃于海陆紫革命老区一带的红二师曾两次攻打南岭。整个南岭有一半人口或被反动势力屠杀。解放后,南岭有6 个村被评为革命老区村。最近,有学者认为,南岭为革命所做的贡献,紫金第一峰 ——巍峨的武顿山可以作证。南岭那蜿蜒起伏的革命古道也见证了这一切。

    南岭的革命古道长短不一,而最集中处则是南岭彩头村。这段古道最初修建于明代,整个古道用石块铺成,最宽处2.5 米,窄处 0.4 米,全长约有20 公里。彩头村古道通往海丰的黄姜、公平,陆河的碣石溪、新田,惠东的大茂村、中洞村、杨梅水、高潭、新庵、多祝。偏僻的彩头村是紫金、海丰、陆河、惠东、五华等五县交界之地,古道将处于革命风潮中心的五县串通一体,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1922 年,南岭大水灾,一连下了七天七夜大雨,洪水一度上涨至瑞邱村聚星楼门槛,农业大受损失。紧随洪灾之后的是大饥荒。1923 年,南岭全乡大饥荒,大部分农民无种子播种。当年3 月,共产党员钟一强由海丰回到家乡南岭,在瑞邱村乡石下祠竖起犁旗,成立农会,被选为农会长。1926 年3 月,南岭建立党支部。钟佩璜任党支部书记。1927 年,南岭共产党员、自卫军和革命积极分子40 多人在钟一强率领下积极参加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紫金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南岭也成立了苏维埃政府,并改自卫军为赤卫队。

    周恩来路过南岭至陆丰

    1927 年10 月,周恩来来到炮子,在钟一强等护送下,由炮子经南岭分水凹、坑坪山、礤头凹,走南岭古道至陆丰县碣石溪。这礤头凹就位于今天的彩头村。同年10 月中旬,南昌起义后的红二师董朗部到了朝面山、中洞等地。南岭共产党员钟容卿任红二师医院第一任院长兼医生。因部队长途跋涉,急需解决粮食问题。

    由于董朗卧病,10 月18 日,红二师由刘琴西和钟一强率领部队从惠东中洞出发,经彩头村古道到达南岭,计划找开明地主筹粮。当部队到达瑞邱陂下宫时,驻扎在诒福楼和新楼下德馨楼的反动民团突然向红军开枪射击,红二师只得奋起应战。因准备不够充分,进军受到挫折,于星夜撤至炮子。此役,被称为红军第一次攻打南岭。

    1928年1月11日,做了充分准备的红二师第二次进军南岭,攻打南岭反动势力盘踞于黄泥湖的诒福楼和新楼下的德馨楼。兆泰楼作为师部指挥中心,礤头祝祥楼用作红军医院,专门接收伤病员。当时天下大雨且冷,南岭圩下河水猛涨,进攻道路一度受阻。红军在圩下河架桥强渡。桥对岸岐山凸大寮驻守的反动民团开枪射击。架桥的两位红军不幸中弹牺牲。2 月1 日,苦战大半个月之久的诒福楼和德馨楼终于被全部攻破,南岭由此获得新生。紫金县政府也一度迁到新楼村德明楼办公。2 月6 日,南岭实行分田分地,举办苏维埃合作社,健全和扩大了党、团、工、农、妇、青少等多种组织。

    1979年11月11日,参加过当年攻打南岭战斗,时任广东省民政厅副厅长的刘志远来到南岭,看见南岭正在建设红军桥,不禁想起往事。他向干部群众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历程,还亲笔题上“红军桥”三字。

    革命受挫后,南岭地下党并没有被反革命的淫威所吓倒,仍然坚持地下斗争。1929 年,活跃于南岭一带的钟一强、钟佩璜奉命转移至揭西进行农运活动。 1930 年至1933 年,钟一强偕同海、陆、紫苏维埃政府人员、区联队、赤卫队等180 多人,在极其艰苦、险恶的环境下,辗转苏区、中洞、碣石溪一带,于1933 年11 月被敌人围在碣石溪山上,跟敌人作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1998 年曾参加编写《南岭革命老区斗争史》的钟兆邦考证说,自1923 年成立党小组至1933 年钟一强等血洒碣石溪,南岭牺牲县委领导4 人,一般干部和战士305 人(其中195 人被认定为烈士),失踪 236 人,被捕卖掉366 人,死难1488 人,共计2399 人,这占当时南岭总人口一半以上,绝户196 户,烧去房屋2446 间。钟一强有11 位亲人被国民党反动军队杀害。

    南岭彩头村革命古道最为密集,在村中田埂上,随处可见一条条通向山坳的古道。记者走在彩头革命古道上,但见四周层峦叠嶂。顺着古道,记者来到参天嶂旁边,这里建有一座石砌“参天亭”,大门两边有对联:“嘉客盈堂饮甘露,高朋满座挹清风”,正厅福字两边有对联:“参赞和风旋福地,天施甘露润心田。”亭子窗台亦有对联: “白云自来往,青山无古今。”

    据当地村民介绍,这古道、古亭建于清代。以前这古道上还有为过路人、征途客开设的茶亭,从凹脚下通往海丰途中的 “石盘沥”担水煮茶、煮饭,方便天天往来披星戴月挑送盐头、桁枋、山货等的贫苦人解渴和充饥。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今 “参天亭”无人管理,仅存遗址,但古道仍可通行。

    毗邻南岭的惠东中洞村,在革命年代有着“东江红都”之称。目前惠州正投入数十亿元全力将其打造成红色旅游景点。以前从南岭墟镇到惠东中洞村,彩头村革命古道是必经之地,需翻山越岭,行程十分艰难。不过,这一局面有望得到改观。目前惠东县已修建了中洞村到惠东高潭村三江口的道路,而三江口离南岭墟镇只有7 公里。南岭镇委书记钟宇雄告诉记者,目前全镇正全力推进南岭镇至高潭镇三江口村7 公里出口道路,以打破制约南岭镇发展的交通瓶颈,届时可依托“东江红都”中洞村来发展南岭红色旅游。

    南岭植被茂密,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全镇范围内目前已禁止打渔、打猎、乱砍乱伐,并严厉打击偷挖珍贵树木等行为。钟宇雄表示,目前正在为创建生态旅游休闲专业镇做好规划,特别是利用该镇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整合松山寺、德先楼、烈士陵园、武顿山、韩江源等旅游资源。该镇计划以青山绿水为主点,升级改造德先楼至武顿山脚下的道路,规划建设武顿山、文笔峰15 公里登山绿道、休闲旅游林间道路和自行车观光大道,在现有河道上打造一条5 至10 公里长的山泉游泳河。

    同时以客家民居德先楼、松山寺、烈士陵园等现有景点为看点,完善好各项配套设施,并以茶园为亮点,在南岭主道路的可视范围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连片规划、种植茶叶,将南岭建设成为“红色教育+绿色休闲”生态茶园观光旅游名镇。

    来源:紫金热线




    点击「写留言」

    分享你的心情及意见!

    全部评论(0)
    • 2019年的南粤春节,天朗气清,阳光明媚,到处春暖花开,大小景点处处惹得游人如织,为避开人潮高峰,我们把目光投向了家乡的绿水青山、人文古迹。回乡既可以与亲朋好友相聚,又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了解家乡历史文化,我..

      浏览:4710次 评论:0
      2020-05-15 11:32
    • 人生的意义在于给予,生命的长度有限,生当如夏花灿烂,青春,就应该是多姿多彩。河源各县区的志愿青年们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如何让青春更加绚丽多彩!源城区:“励协”圆梦大学行动 2016年源城共青团“励协”圆梦大..

      浏览:4928次 评论:0
      2020-05-15 11:30
    • 严艳芳紫金县紫城镇人严艳芳是一位42岁未婚的“剩女”,又充当着“妈妈”的角色照顾着两位侄儿。她在2014年被评为“河源好人”、河源道德模范、“广东十大孝女”、2014年第三季度“广东好人”称号。这样的一位紫金妹..

      浏览:4792次 评论:0
      2020-05-15 11:26
    • 翻阅紫金的革命史,你能清晰地看到紫金革命先行者在硝烟中拼搏的身影,感受先辈们留下的灿烂与光荣。这里有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革命史上著名的“东江三杰”之一刘尔崧。有大革命时期建立的中共党组织,发起“4..

      浏览:4860次 评论:0
      2020-05-15 11:24
    •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紫金县名由来。因紫金县名由来。因永安县(今紫金)与福建省永安县(今永安市)同名,且其建置于明景泰三年(1452年)早于该县117年。民国建立后,中央政府要求永安县(今紫金)改名。..

      浏览:4010次 评论:0
      2020-05-15 11:23
    • 导读: 紫金有句顺口溜:“紫金三朵花,椒酱、铁锅、葫芦茶。”说的是紫金三种土特产。其中的葫芦茶(也叫竹壳茶),是用多种草药配制成茶料,用竹壳包扎成一鼓一鼓的葫芦状。因它具有清热解暑的功能,很受群众欢..

      浏览:3745次 评论:0
      2020-05-15 11:23
    • 【作者联盟】欢迎有才华的您!【作者联盟】所有原创作品均已取得原创者授权发表!未取得原创者授权的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对本站作品进行篡改、盗版、印制等侵权行为。【作者联盟】将全力维护原创作者的权利。温燕珍..

      浏览:2638次 评论:0
      2020-05-15 11:09
    • 近日,就脱贫攻坚这一主题,紫金县委书记刘振林在且珍壹佰茶园内接受了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的联合采访,介绍了紫金县脱贫工作基本情况、工作措施、产业扶贫成效等,并为紫金茶叶倾情代言。刘振林表示,紫金茶产业的快速..

      浏览:2604次 评论:0
      2020-05-15 11:08
    • 日前,市文明委通报表彰了20名2015年第一批“河源好人”。紫金县李英、邓初源、邓亮新3人获评该批次的“河源好人”。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边的好人不断涌现。市文明委对获评2..

      浏览:3027次 评论:0
      2020-05-15 10:45
    作者专栏
    • 13536754445

      注册时间:2024-07-31 16:32

    • test_123

      注册时间:2024-07-08 11:22

    • 东南亚豪哥微信qlo147369

      注册时间:2024-06-08 12:39

    • 12711

      注册时间:2024-05-30 08:53

    • 莫已成

      注册时间:2024-05-29 17:52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128704号-2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河源新点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