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
  • 访问小程序
  • 紫金许氏
    2020-04-21 16:28:39 浏览:796次 【

    紫金许氏,迁入概况

    紫金县古竹潮沙许氏、乌石溪仔口许氏先祖都来自福建漳州许天正之后裔;龙窝礼坑许氏来自潮州许申之后,亦为许天正之后裔。1999年底统计,紫金许氏人口1.08万人,在全县姓氏人口中排列第18位。
    (一)龙窝礼坑族系?
    据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礼坑许氏家谱载:礼坑许氏开基祖许法开,生于广东省潮汕海阳(今潮州)苏湾都。许法开自幼于明代宪宗成化九年(1473年),随其舅父黄南从潮州抵长乐(今属五华县)琴都二图青溪约李坑(今紫金县龙窝礼坑)周埔岭开基建业,与钟氏、黄氏毗邻。许法开为龙窝礼坑许氏始祖。许法开生四子,长子许瑛,次子许福,三子许资,四子许顺。现居住龙窝礼坑、竹径、琴星、龙上、茶兰头、赤溪,山客营村,义容下青溪,惠东多祝、海丰黄姜、海丰县城等地许氏,为许法开之后裔。从许法开基祖一世至今531年,沿袭23世。
    许法开长子许瑛、四子许福外出所往失考。
    (二)乌石溪仔口族系?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年),许后崇伴妻朱氏,自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云萧示迁来永安(今紫金),落足乌石荷岗、岗顶(现在围龙屋地塅),在暗坑小河口(今称溪仔口)建祠创业。许后崇为溪仔口许姓开基始祖,迄今繁衍第十四世。
    辈字从始祖起次第是:崇、贞、尚、永、道、振、德、锡、庆、华、荣、增、添、启、厚、文、富、常、霖。
    六世祖许玉振,生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后返回福建建宁府浦城县创业。
    六世祖许雄振,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选驻惠州协左营千总兼署理守备事务,卸任后,留在惠州佛仔坳定居。
    (三)古竹潮沙族系?
    据《潮沙许氏宗族总谱》载,潮沙许氏族系,属许天正后裔。原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马平乡二十三都四图。明朝年间受火灾,许伯相、许珍相于明朝万历十五年(1588年),由福建龙溪县马平乡迁来紫金县古竹镇潮沙乡开基建业,繁衍后世至今17世416年。
    潮沙许氏始祖许珍相,字前山,生三子:长子许应神,又名其中,字维禄。二子许应祗。三子许应祚又名印周。400多年来,潮沙许氏,族众繁衍,至今有万余人,分居各处。
    1、五世许以善后裔有迁居紫金县蓝塘。
    2、六世许曰信、许曰伟、许曰亮迁居紫金县古竹榄溪。
    3、四世许殿壁、五世许从翔迁居广东省雷州府。
    4、三世许石佑、四世许水生及后裔迁居惠州南门外龙船崁(土名马借下)。
    5、三世许石寿、四世许惠章迁居归善(惠州)土名矮仔岭。
    6、六世许曰舜、许曰超、许曰芬、许曰兴迁居惠州龙门县高车围花名狗鼻。
    7、六世许曰谞、许曰通及后裔迁居清远县银盏。
    8、六世许荣贵迁居河源四方围。
    9、六世许曰标、许曰秉迁居惠东平山沙林园。
    10、潮沙许氏部分裔孙有迁居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等国。
    (四)其他族系?
    清朝时由梅县迁至青溪下青溪立居(何祖待考)

    堂号、祠堂与堂联


    (一)堂号?
    “高阳堂”高阳许氏系生于高阳(今河南河北交界地),高阳氏姜句龙,为帝皇恩赐人身出处,成为许氏后人的祖迹,地望,后代寻根问祖的世泽。故以“高阳堂”为堂号。
    (二)祠堂、堂联?
    1、龙窝礼坑许氏“蟹形”祠?
    龙窝礼坑村许氏宗祠,座南向北,土木结构,建筑面积780平方米。上下堂先后于明崇祯巳卯(1639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建成。该祠人称“蟹形”祠,因祠堂前有一口3亩大的池塘(旧称虾古塘),池塘两侧田间,恰有天生一对一阴一阳圆柱状的花岗石蟹眼,遥遥相望,两石大小形态一样,形似螃蟹眼睛而得名。该祠“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1993年按原貌尺寸复建。
    大门联:君师侯伯,将相公卿。
    堂联:高阳世绪源流远;泰岱家风福泽长。
    上厅正梁联:
    燕诒推命世奇才思昔日派分潮郡基肇礼坑业创统垂显著勋猷彰百代;
    象贤乃克家豪杰想当年籍启琴都表旌令尹光前裕后善能继述耀千秋。
    中堂顶梁联:
    种果发新技,叶落九州皆茂盛;
    饮泉思旧脉,天璜一派许复兴。
    族训?
    “昭穆”、“敦宗睦族”。
    格言:创业难,守业难,处世难,专向难中立志节;
    耕田乐,读书乐,为善乐,常将乐处用精神。
    2、乌石溪仔口许氏宗祠?
    该祠为开基祖许后崇创建,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座南向北。
    大门联:
    宗功广大;祖德高深。
    顶梁联:
    祖德播千秋前创后承许郡家声永垂汉代;
    宗功传万载文经武纬高阳世泽著远流芳。
    百代衣冠长振秀,千秋山水永朝宗。
    宗功祖德林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3、潮沙许氏宗祠?
    潮沙许氏开基始祖许珍相,在潮沙村建立潮沙许氏宗祠。该祠为三栋,下堂名为积善堂,中堂名为追远堂,正堂名为祖先堂。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宏伟。
    大门联:裔传太岳,宗启潮沙。
    顶梁联:
    裔承大岳,珍相号前山,神通广宇,喜万古流芳辉象岭;
    宗启潮沙,祖公传后代,应振宏图,欣千秋溢彩耀高阳。
    中厅追远堂:
    承先启后,应顺潮流,裔传大岳家声远;
    继往开来,神通海域,潘衍高阳世泽长。
    积善堂:
    仕积恩德,议修善心,殿堂盈淑气;
    贤振雄风,喜开新局,华夏溢春光。
    祖先牌联:
    祖有德,宗有功,裔承大业;
    父为慈,子为孝,长发其祥。
    石刻制训词:唐臣周爵以来世祚久传姜谱牒,
    叔重惠卿之后家风应继汉文章。
    注:上句说天正公为唐太尉后追封翊忠昭应侯。文叔公为周“太岳”官衔。从高阳开国祖起,历代有文官武将,许氏原本属姜姓,族谱有记载。下句说文叔宗祖,文官武将,惠卿严慈抚育子孙,孝忠国,孝忠祖,孝忠父的好家风,应继承唯有读书高。

    创业故事


    龙窝礼坑许子荣创业故事?龙窝礼坑八世许子荣,仅承父业一亩半地,并无宅场地基。娶妻钟氏,相貌奇特,有“金头铁脚银腰带之称,头发黄色,双脚膝黑色,腰间有一根白毛可绕腰一周”。为人大方,以耕读传家,相夫教子,生八子(称八龙):许仕玑、许仕琦、许仕瓒、许仕凤、许邦贡、许志魁、许仁挺、许仕璋。
    相传康熙年间,许子荣带族人开采锡矿,带有传奇色彩。有一年,从年初开采到端午节前仍未采到矿,直至五月初三才打通矿脉,采到矿点。个个兴奋,忘记休息,忘记吃饭,将锡矿装入袋中。许子荣妻钟氏在家中,因无收入,卖掉戒指、耳环,换来食品,于端午节带领子孙到矿区探望。钟氏说:“今天是端午节了,我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给你们。”由于大家已经三天二夜没吃没喝,听后大家兴奋过度,一下子都昏倒了。钟氏赶紧用鸡汤、米汤一个一个喂食,直到大家醒来。大家既惊又险又幸运。幸运的是终于开出了矿,惊险的是钟氏及时赶到,救活他们。从此家业兴旺,后置田300余亩。

    紫金许氏人物简介


    薰民(1900~1931年),革命烈士。龙窝礼坑许氏十七世孙,出生贫困,十四五岁开始给地主做工。1923年参加了紫金县炮子乡农会,后在家乡礼坑乡开展农会活动,建立了礼坑乡农会。成立礼坑乡农民自卫军,担任队长。1925年4月率领30多名农民自卫军紧密配合东征军作战,攻占紫金县城。1927年率领40多名农民自卫军多次参加海、陆、惠、五的战斗,同年12月这支队伍改编为赤卫队,担任队长,为扩大革命根据地作出了贡献。
    1928年2月,国民党蔡廷锴部队3000多人及民兵团分二路由五华向苏区革命根据地“进剿”,其中一部攻击礼坑。许薰民为保护全村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率领赤卫队同敌军进行了一天一夜拦阻奋战,后退守礼坑村新丰楼,用土枪土炮击退了多次敌人的冲锋,掩护群众和赤卫队员转移。后来新丰楼被攻破,48名赤卫队员和群众被敌人杀害。
    许薰民和部分战士脱险逃出,继续从事武装斗争。1931年,许薰民在惠东高潭李坑屯活动时,被地主民团被捕。被捕后,他经受了严刑拷打,死不低头,后在龙窝圩就义。
    许育平古竹潮沙人,民国时期黄埔军校毕业,曾任广东独立旅旅长。
    许德通苏区龙上人,曾任东源县纪委书记,现任东源县委副书记。


    全部评论(0)
    • 2019年12月13日,艳阳高照,碧空万里,广东河源紫金县九和镇龙塘村到处彩旗飘飘,礼炮声、锣鼓声、鞭炮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一片喜气洋洋。来自省内外的1800多名蔡氏宗亲,与龙塘村蔡氏宗亲一道,共庆龙塘村蔡..

      浏览:1770次 评论:0
      2020-05-15 10:34
    • 在紫金生活了这么多年,你知道紫金的正确使用方法吗?错过这份使用说明书,你就亏大了!▼紫金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紫金【曾用名】▼永安县请在wifi状态下打开视频,土豪请随意!【产品包装】▼有以下标志为正..

      浏览:2808次 评论:0
      2020-05-15 09:25
    • 贺氏宗亲关心家乡建设事业,并肩携手合作共赢奉献爱心助学助贫,致力慈善公益活动大力发挥宗亲作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紫金贺氏总祠紫金贺氏迁变历史 贺氏自赐姓以来,历时1894余年,已繁衍80余代,枝分960余个支派,..

      浏览:1444次 评论:0
      2020-04-22 16:43
    • 江氏源流江氏来源有二:一是“以国为氏”。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伯益生三子,长曰大廉,是秦、赵之先祖;二曰若木,系传费、徐先祖;三子恩成,字..

      浏览:5470次 评论:0
      2020-04-22 14:25
    • 廣東紫金甘氏:廣東紫金中正甘坑乃我甘氏肇粵始祖青海公駐足之地,明洪武四年.(西元1371年),我祖青海公隨母太祖崔孺人由贛入粵,當起程時奉香火昭告天地,籃載行旅,太祖曰;籃耳果斷,即曰其地名為籃斷.(.即今廣東..

      浏览:1582次 评论:0
      2020-04-21 16:34
    • 紫金许氏,迁入概况紫金县古竹潮沙许氏、乌石溪仔口许氏先祖都来自福建漳州许天正之后裔;龙窝礼坑许氏来自潮州许申之后,亦为许天正之后裔。1999年底统计,紫金许氏人口1.08万人,在全县姓氏人口中排列第18位。(一..

      浏览:797次 评论:0
      2020-04-21 16:28
    • 一、冯氏来源 冯姓祖籍来自河南,姓氏出自“封邑”。 据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述:“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裔”。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他能断大事,时称“子产为政”,而郑国建都于今河..

      浏览:998次 评论:0
      2020-04-21 15:56
    • 紫金卢氏是神农氏之后,形成于春秋初期齐国,以采邑名得姓,散居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一带。唐代两次南迁福建,始祖居宁化石壁村,其后裔于宋、明两朝分迁福建永定、上杭、漳州、南靖及广东紫金、和平等地。据..

      浏览:609次 评论:0
      2020-04-21 15:25
    • 紫金黎氏谱载,传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派。其后,商时以功封侯,建国于上党之壶关(今属山西省长治市),国号为黎,因以为氏。黎氏发祥于京兆郡(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后世遂以“京兆”为堂号。齐明帝建武元年(49..

      浏览:759次 评论:0
      2020-04-21 12:00
    • 紫金蒋氏蒋氏源出姬姓。周公之三子伯龄,受封于蒋(今河南固始县),子孙以国为氏。后蒋国迁于汝南期思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刘宋时改称乐安,后世遂以“乐安”为堂号。蒋伍,原籍河南省开封府许州虞城县八里营侯..

      浏览:836次 评论:0
      2020-04-21 11:57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