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公众号
  • 访问小程序
  • 紫金贺氏迁变历史
    2020-04-22 16:43:02 浏览:2215次 【

    贺氏宗亲

    关心家乡建设事业,并肩携手合作共赢

    奉献爱心助学助贫,致力慈善公益活动

    大力发挥宗亲作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紫金贺氏总祠


    紫金贺氏迁变历史

      贺氏自赐姓以来,历时1894余年,已繁衍80余代,枝分960余个支派,主要分布21个省市。

    迄今考之,贺纯之二十四世贺美、贺图、贺琰、贺绪兄弟4人,于唐咸通五年(公元864年)迁居江西泰和、吉安、湖南湘乡南岸立业。湖南贺应襜(公元902年生,贺图之孙)后裔贺祖二(即友文公,公元1246年生),南宋淳祐六年(1246年)任南京镇江府丹阳县官,建有基业。配黄孺人生三子,千福、千裕(即千二,公元1266年生)、千盛。时逢宋元之战,其子贺千二,于元贞帝二年(公元1296年)丙申岁,随父徙居福建兴化府。

    迁入广东贺氏

           我入粤始祖千裕(千二)公,配盛、包孺人生一子万四郎,万四郎(公元1285年生)于元顺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由兴化府徙居汀州宁化石碧村(石壁),又徙居迁入广东潮州绕平三河坝旧寨开基立业,配邓、夏孺人,生五子,则仁、则义、则礼、则智、则信。长子则仁公(1304年生)由三河旧寨徙居乌石坑,配张氏,生三子,宁澄、宁清、宁宇。

    迁入紫金贺氏

           贺氏50世(入粤4世)祖宁澄公,字用元(1328—1372),妣吉氏,生一女二子,女:幼姑婆(公元1363年生);长子:受兴(昂公,公元1365年生),居住紫金中坝贺岗、次子:受隆(陞公,公元1367年生),居住紫金乌石。宁澄公于元季明初之年,由大埔县三河乌石坑而来齐昌贸易,迁于齐昌长乐琴江都骆岭(现广东省紫金县中坝镇贺岗河坑尾)开基立业。宁澄公是入紫金贺氏始祖,基开贺受兴、受隆兄弟二脉,分居紫金中坝镇贺岗和乌石镇。据统计,紫金贺氏有一万多人。

           (一)中坝贺岗世系

           五十一世(入粤五世)贺受兴(1365—1435年间),字昂,生一子,烈古(生于明洪武十四年辛酉岁),居骆岭。年8岁父母遇难。明洪武五年(1372年),贼捉幼妹(年10岁),押至潮州赤坎头答住3年,洪武八年(1375年),幼妹带兄贺受兴逃至长乐琴江都骆岭(今中坝贺岗)。被祖师甘法高收留,后甘祖师以满女配贺受兴成家立业。幼妹挑起扶持贺家两株细苗,园父母未竞的事业。幼妹矢节不嫁,卒谥真诚,世代传颂。

    贺烈古生三子,永魁、永铭、永贤(迁出未详),其子孙在紫邑(今紫金县)开两房。永魁公生二子,富松、富新;永铭公生三子,富祥、富端、富贵。谱载应为:宗祥、端公、贵公。

           1、贺永魁子孙分居中坝贺岗、径口、华山、乐平、塔坳、上庄三坑村,青溪南坑村等地。

           2、贺永铭子孙居中坝贺岗上坪担水塘、南山下众塘、广福村、龙窝,水墩璜坑村等地。

           两房子孙迁居外地的有河源、惠东白茫花、平海,广州花县、博罗,以及江西吉水、白沙,广西贺县,四川绵竹、新繁、隆昌、泸县、江安、兴文、,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印尼等地。

          新繁贺氏迁徙简介

           广东贺氏16世孙贺尔海,新繁贺氏始祖,宁澄公长子受兴公一脉,8世祖富新公,由紫金贺岗,派发广东河源县,即今河源市东源县曾田镇池田村。吾祖尔海公,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随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之移民大潮,偕妻、弟及两个儿子,历尽旅途艰辛,迁徒四川省潼川府中江县落业,后又添两丁,由于人多地少,为生计,公又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转迁彭县蒙阳场重建基业,历十数年,出于发展需要,公留下二子宽公、四子堂公守祖业,带上长子维公、三子昇公,定居天府之国的腹心地带――新繁,这里,既远离城市的喧嚣,又紧临城市的繁华,入川292年,如今,入川始祖尔海公逾千裔孙,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二)乌石世系

          贺受隆(贺受兴胞弟),讳陞公字德普,出生于元朝末年丁未岁(1367年),立居广东省紫金县乌石,妣温氏,生四子:长子:荣安(烈英)、次子:华安(字成运)、三子:万安、四子:广安。长子、四子居住旧寨,次子、三子居住古坑。

          于明洪武年间,同迁居紫金县乌石约旧寨,转居牛栏塘(现紫金县城北门背)。其后裔聚居乌石镇旧寨、三爵埔、古坑、荷光、南光、龙湖,附城朗坑、林田双龙坪村,瓦溪金竹岗,黄塘双下等地。有迁至广州天河柯木塱村、大和上径、米龙村,中山市、广西贺县、韶关曲江樟市镇,四川隆昌、长宁,以及外迁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全部评论(0)
    • 2019年12月13日,艳阳高照,碧空万里,广东河源紫金县九和镇龙塘村到处彩旗飘飘,礼炮声、锣鼓声、鞭炮声响彻云霄,震耳欲聋,一片喜气洋洋。来自省内外的1800多名蔡氏宗亲,与龙塘村蔡氏宗亲一道,共庆龙塘村蔡..

      浏览:2154次 评论:0
      2020-05-15 10:34
    • 在紫金生活了这么多年,你知道紫金的正确使用方法吗?错过这份使用说明书,你就亏大了!▼紫金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紫金【曾用名】▼永安县请在wifi状态下打开视频,土豪请随意!【产品包装】▼有以下标志为正..

      浏览:3317次 评论:0
      2020-05-15 09:25
    • 贺氏宗亲关心家乡建设事业,并肩携手合作共赢奉献爱心助学助贫,致力慈善公益活动大力发挥宗亲作用,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紫金贺氏总祠紫金贺氏迁变历史 贺氏自赐姓以来,历时1894余年,已繁衍80余代,枝分960余个支派,..

      浏览:2216次 评论:0
      2020-04-22 16:43
    • 江氏源流江氏来源有二:一是“以国为氏”。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伯益生三子,长曰大廉,是秦、赵之先祖;二曰若木,系传费、徐先祖;三子恩成,字..

      浏览:7181次 评论:0
      2020-04-22 14:25
    • 廣東紫金甘氏:廣東紫金中正甘坑乃我甘氏肇粵始祖青海公駐足之地,明洪武四年.(西元1371年),我祖青海公隨母太祖崔孺人由贛入粵,當起程時奉香火昭告天地,籃載行旅,太祖曰;籃耳果斷,即曰其地名為籃斷.(.即今廣東..

      浏览:2561次 评论:0
      2020-04-21 16:34
    • 紫金许氏,迁入概况紫金县古竹潮沙许氏、乌石溪仔口许氏先祖都来自福建漳州许天正之后裔;龙窝礼坑许氏来自潮州许申之后,亦为许天正之后裔。1999年底统计,紫金许氏人口1.08万人,在全县姓氏人口中排列第18位。(一..

      浏览:1443次 评论:0
      2020-04-21 16:28
    • 一、冯氏来源 冯姓祖籍来自河南,姓氏出自“封邑”。 据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述:“冯姓是郑大夫冯简子之后裔”。冯简子是春秋后期郑简公时人,他能断大事,时称“子产为政”,而郑国建都于今河..

      浏览:1644次 评论:0
      2020-04-21 15:56
    • 紫金卢氏是神农氏之后,形成于春秋初期齐国,以采邑名得姓,散居于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一带。唐代两次南迁福建,始祖居宁化石壁村,其后裔于宋、明两朝分迁福建永定、上杭、漳州、南靖及广东紫金、和平等地。据..

      浏览:958次 评论:0
      2020-04-21 15:25
    • 紫金黎氏谱载,传黎氏者,厥为北正黎一派。其后,商时以功封侯,建国于上党之壶关(今属山西省长治市),国号为黎,因以为氏。黎氏发祥于京兆郡(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北),后世遂以“京兆”为堂号。齐明帝建武元年(49..

      浏览:1339次 评论:0
      2020-04-21 12:00
    • 紫金蒋氏蒋氏源出姬姓。周公之三子伯龄,受封于蒋(今河南固始县),子孙以国为氏。后蒋国迁于汝南期思县(今河南光山县西),刘宋时改称乐安,后世遂以“乐安”为堂号。蒋伍,原籍河南省开封府许州虞城县八里营侯..

      浏览:1136次 评论:0
      2020-04-21 11:57
    作者专栏
    • 顺其自然-53999

      注册时间:2025-04-06 15:34

    • TestUser

      注册时间:2025-03-06 14:23

    • 13536754445

      注册时间:2024-07-31 16:32

    • test_123

      注册时间:2024-07-08 11:22

    • 东南亚豪哥微信qlo147369

      注册时间:2024-06-08 12:39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128704号-2
    Powered by qibosoft Code © 2018 qibosoft
    河源新点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